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通讯员:文梓航)为帮助2025级新生深入了解专业方向,明确未来发展规划,9月16日晚,动力与机械学院在工学部第五教学楼同步举行三场专业教育宣讲会。院党委副书记向昭、副院长肖晓晖、侯佑民,动力工程系主任刘抗、能源化学工程系教师徐飞、2025级新生辅导员文梓航及各助理班主任参加各专场活动。
本次活动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分设三个专场:
在智慧能源创新班专场,副院长侯佑民系统解读了专业特色和培养方案。他指出,该班旨在构建"能源-信息"双核心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成为能运用信息化语言解决能源系统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既可从事前沿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也可投身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开发,成为连接能源与ICT技术的桥梁人才。
在工科试验班(智慧能源与智能制造类)专场,副院长肖晓晖系统介绍了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发展前景,通过丰富的案例和视频演示,深入剖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工程的专业异同,着重讲解了基础课程体系与共性技术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对机械大类专业的整体认识。动力工程系主任刘抗就能源动力专业特点与培养模式进行解读,回应了“学什么”和“就业如何”等关切。他强调了该学科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及其与国家能源战略的紧密关联,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能源化学工程系徐飞介绍了能源化学工程的专业背景与历史沿革,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解读了培养计划,解答了学生关于“学什么、用什么”的疑问。
在机器人与智能机械试验班专场,副院长肖晓晖重点介绍了该试验班的培养方案,以智能机器人技术为例,生动讲解了机械运动控制、自主决策系统等核心技术,回答了“如何成为工程师”的关键问题,并就课程设置与发展方向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各专场互动环节,老师们针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现场气氛热烈。通过此次专业活动,2025级新生对学院各专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专业选择和个人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