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4月20日下午,动力与机械学院阳光使者培训在工学部10教302室如期举行。本次培训讲师是来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何姣老师。她本次培训的主题是:变态心理—识别常见心理问题。
讲座开始之时,何姣老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迅速地带动起教室内的学习气氛。何姣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三个生活实例,并且要求大家就此进行深入思考:三个案例中的主人公是否遇到了心理问题?如果有,他们有哪一类心理障碍,为什么?如果他是你的室友你会怎么办?带着这三个问题,到场的同学很快陷入了激烈的讨论之中。随着老师的引导以及阳光使者学习资料的参考,最后学生得出结论:第一个案例中,出现幻觉并伴有妄想症状的李某实际上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第二个案例中年轻女性遇到心里苦恼是正常现象;第三个案例中,充满猜疑与敌对情绪的女大学生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至此,同学们对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判定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常见心理问题的更进一步的学习势在必行。
为了进一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心理疾病,何姣老师给出了心理健康的四个判断点: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出现时间、排除标准。对于临床症状,我们可以使用心理三分法,从知、情、意三个方面判断一个人是否出现异常。对于严重程度我们主要使用三个判断指标:自知力(痛苦程度、求治意愿)、能否自行解决、能否正常执行社会功能。其次判断心理是否健康还要看症状持续时间,所有人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但若持续时间过长则为不正常。最后还有排除标准,我们把非器质性疾病,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排除在外。在同学们了解了是否有心理疾病的判断方法之后,何姣老师对各种心理疾病做出了系统的分类,在宏观上加强了我们对于各类精神疾病的了解。再此基础上,老师又挑出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新生适应问题、人格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其症状特点,严重程度或者可能形成原因,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法。
在讲座的最后,何姣老师呼吁我们正常、科学地对待各种心理疾病,不要对此形成偏见。两个小时的讲座让在座的各位阳光使者受益匪浅,为大家打开了心理健康这一领域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