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创新、创业

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人才培养

【暑期实践】二七英灵不朽,神韵传承不息

分类:院内新闻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 时间:2017-07-12 访问量:

(摄影:张旭冉 新闻稿:胡锦程)2017年7月8日,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重访京汉铁路线,品味革命烈士魂”暑期实践队抵达了郑州,并前往了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的二七纪念塔参观,缅怀革命先烈,体会红色精神。

二七纪念塔全称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为了纪念发生于1923年2月7日的二七大罢工而修建,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 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实践队一行人将二七纪念塔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第二站,是为了近距离感受当年工人们为了自由英勇抗争的大无畏精神。当实践队员们站在纪念塔下仰望塔顶时,塔顶那颗闪闪的红星仿佛是在诉说当年工人们高唱着“军阀手中铁,工人颈上血,颈可折,肢可裂,奋斗的精神不消灭!”,走上街头,为了自由与平等与反动军阀斗争的故事,让实践队员们深受感染。

进入塔内,实践队员们沿着台阶一步一步走上塔顶的同时,对二七惨案的了解也愈发深入。塔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下,工人阶级屡屡遭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强权压迫和武力恫吓。“成年累月做马牛,吃喝如猪穿入柳,军阀刀边沾满血,工人何时能出头!”这首由工人们传颂的歌谣,生动地体现了当年工人们悲惨的生活际遇——京汉铁路工人们的日工时与年工作日均是外国厂长、监工们的多倍,而月薪却仅为他们的四百分之一。

在日复一日的受压迫中,工人阶级在懂得了,要想改善生活,就必须进行争取自由权利的斗争。罢工斗争顺理成章地从加薪减时的经济斗争,发展到要求集会结社自由和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斗争。工人阶级的觉醒与反抗引起了政府当局的不满,他们开始血腥镇压工人阶级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施洋等烈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如果自己身处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自己是否会像施洋烈士一样勇敢地走上街头,为了自由与平等去抗争呢?实践队员们望着死难烈士们的名单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上午十点整,实践队员们在《东方红》的歌声中登上了纪念塔顶。四顾周围的现代化建筑,大家再一次体会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没有他们的日夜劳动,怎会有如今现代化的城市?想到这里,大家对工人阶级的敬佩愈发深沉。

尽管我们距离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岁月越来越远,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却永远不会流逝,身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队员们立下志向,决心继承工人们的革命精神与奉献精神,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