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创新、创业

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人才培养

【暑期实践】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赴甘肃省临泽丹霞地区环境调查实践队

分类:院内新闻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 时间:2016-08-06 访问量:

(记者:吴婷 摄影:潘顺)7月29日上午七点半,武汉大学赴西北丹霞实践队乘上来往向掖市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公车,大约九点抵达。由于时令和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当时气温已经将近30摄氏度,强烈的紫外线也让人十分不适。但是实践队依然按照既定计划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买票进入地质公园后,已经接近十点。为了做到不重不漏、重中有序,实践队决定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调查方式。首先,实践队按照一般旅游路线乘观光车进入景区,对整个偌大的地质公园做了一个简单的观察记录——包括图片记录和文字记录,并了解到公园面积约为536平方公里,起源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经过长期的风水侵蚀和地理演变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眼前震撼的自然景象。参观过程中,地质公园里独特的风光在实践队员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二号观景台的“众僧拜佛”景点,从山顶向下看,在群山之间的沟谷处有众多娇小的彩色小山包,正好呈现为朝拜姿势的僧侣,是谓“僧”,而众僧对着的高山则恰好呈一座立地的大佛,是谓“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景点的解说巧妙结合令实践队员大为惊叹。然后,实践队前往了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丹霞地貌区做更进一步的观察。出于对景区的保护,实践队并没有进行采样分析,但是拍摄了细致的岩石近照和岩层色彩变化的图片——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景点最具有代表性,各不相同的色彩在同一块山体上同时出现,像极了平地而升的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