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本网讯(文字:杨坤骞)红歌代代传,歌声颂祖国。为隆重庆祝建党95周年,6月19日下午,动力与机械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第三届红歌会在工学部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院党委副书记汪思明老师,学工办主任李坡老师,2015级辅导员唐舟老师出席本次活动。
下午3:00,红歌会正式开始。现场人声鼎沸,气氛热烈,大家齐唱《国际歌》拉开比赛的序幕,紧接着一首首充满正气和豪情的革命歌曲从同学们的口中飞出: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的《打靶归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的《祖国不会忘记》气势恢宏,歌唱的是那些为祖国默默奉献的人;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带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表达了对伟大的党的感恩与热爱;本科生第四党支部的《我们走在大道上》唱出了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的时代自豪感;歌唱时代,歌唱未来,本科生第五党支部歌唱《明天会更好》;忘战必危,和平年代不忘《精忠报国》,本科生第六党支部演唱气势恢宏;2014级党支部演唱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经典曲目;最后出场的是国防生党支部气势磅礴,动作整齐划一,《保卫黄河》、《强军战歌》这一老一新的歌曲结合,是全体国防生党员缅怀历史、携笔从戎、报效国家的真实体现。
一首首红色经典歌曲,带领师生们重温了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建设伟大祖国的光辉历程,唱出了参赛同志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党的无限忠诚。情真意切,旋律铿锵,嘹亮的歌声深深地感染着台下每一位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当演唱队伍打出“热烈庆祝党的九十五岁生日”的标语,更是将红歌会的气氛推向高潮。同时活动中穿插了“红歌抢唱”和“看图猜历史”两项趣味游戏,有效调动了在场观众的积极性。
党委副书记汪思明老师发表讲话,汪书记指出红歌会是我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学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汪书记结合学校“‘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要求大家要素质立身、全面发展,通过红歌会学党史、知党情。同时希望学院党支部联席会的同学创新活动形式,积极拓展工作的有效覆盖面。
红歌会最后,领导老师们为获奖各党支部颁发奖状,一等奖:国防生党支部、2013级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二等奖:2013级本科生第五和第六党支部;三等奖:2014级党支部、2013级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优秀奖:2013级本科生第三和第四党支部。
红歌会是我院“两学一做”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院积极探索学生党员培养模式的重要做法。自创办以来,秉承着“强组织、增活力、重实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活动宗旨,已成功举办三届。通过练歌,各支部增进了支部成员之间的联系,提升了支部凝聚力;通过赛歌,各个支部加强了联系,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凡益之道,与时俱行。红歌会已落下帷幕,但动力与机械学院全体学生党员响应时代号召,践行“两学一做”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下。为了更远的目标,我们已经在路上。
附件1:
红歌创作背景
2013级第一党支部《打靶归来》
《打靶归来》这支歌曲是音乐家王永泉于1960年在部队期间创作的。它诞生的经过也很有意思。当时王永泉在正准备为全军文艺汇演创作一首歌曲,偶然瞥见一首作者为"牛宝源"的四句小诗,由此受到启发,改编了小诗,并谱上了曲。使其成为了一首朗朗上口、广为传唱的军旅歌曲。
2013级第二党支部《祖国不会忘记》
歌曲《祖国不会忘记》歌颂的是具有解放军精神的人们,是在祖国大地上纵横决荡用血书写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唱出所有为共和国默默奉献的人的心声,他们甘于寂寞长期隐姓埋名,为祖国贡献了自己的精力
2013级第三党支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3年3月10日出版了蒋介石作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当中提出了“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口号。中国共产党于同年8月25日在《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批判了这本书,并在结尾说:“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时年19岁的中共党员曹火星由此创作了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一九五〇年,毛泽东亲笔修改了歌名,在“中国”前加了一个“新”字。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时候,中国依然是存在的”。此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一直传唱至今,鼓舞、激励了数代中国人。
2013级第四党支部《我们走在大路上》
《我们走在大路上》所呈现出来的,正是这样一个背景下的时代豪情:面对国际社会的种种要挟、威胁,不靠天、不靠地,只用双手来创造自己幸福的信心表现。
《我们走在大路上》是周恩来总理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曲。1966年,他还亲自在天安门城楼上,边打拍子边指挥百万红卫兵演唱这首斗志昂扬,并让人意气风发的红色经典。
2013级第五党支部《明天会更好》
《明天会更好》是台湾近代流行歌曲史上最成功的公益单曲,是公益歌曲的典范。《明天会更好》的创作初衷即是模仿《We Are The World》“群星为公益而唱”的形式,呼应世界和平年的主题、并纪念台湾光复40周年。它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于可能遇到的一切困难都无所畏惧,敢于拼搏,并寄希望于未来,催人奋进,不断前行。使人能够不断的战胜困难,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有精神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脱离困境,改变自己所处的境况!
2013级第六党支部《精忠报国》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终成千古佳话;纵沧海桑田,但我民族脊梁不弯,血性不变,傲骨未改。前有五四青年,“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后有杨靖宇同志,百折不往。铁人王进喜,把青春献给祖国;书记焦裕禄,用生命诠释,为人民服务。代代共产党人,寸寸报国之心!看今朝我辈,用青春的磅礴,再唱《精忠报国》。
2014级党支部《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同志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
国防生党支部《保卫黄河+强军战歌》
《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为1939年冼星海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感受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鸣,乐思如潮所创。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
《强军战歌》创作于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一大环境下,其用铿锵恢弘的旋律、激情澎湃的歌声,抒发了三军将士和武警部队官兵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的坚定决心和
附件2:
看图猜历史
开国大典
五四运动
七七事变
香港回归
重庆谈判
秋收起义
尼克松访华
中共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