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创新、创业

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科学研究

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分类:院内新闻 作者:xyq 来源: 时间:2009-04-01 访问量: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发言摘要

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

浙江大学校长 杨卫

当前,我国正在进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历史新阶段。高水平大学群的兴起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引领作用。因此,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率先将发展模式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

发展模式的转型

我国高校过去10年以规模扩张带动质量提升,实现了跨越式的加速发展。按照牛顿第二定律,有加速度的增长必有外力驱动,从而使其发展呈现出动力型特征。这种动力型发展在3个阶段受到不同动力的驱动:

第一阶段的特征是“要素驱动、以量为本、重在发展”。在我国大学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要素投入起了巨大作用。起驱动作用的诸要素包括:人力要素,来自研究生扩招和大批年轻教师留校;财力要素,包括学校历年结余的投入、银行贷款、“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研发经费迅速上行等;物力要素,如政府为支持高校发展而进行的土地投入、由土地置换而实现的级差地租等;规模要素,如通过并校或扩张性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政策要素,如各种绩效奖励体系的实施。我国诸所大学,见仁见智,借势借力,极大地改进了高校的硬件状况,并为下一阶段的内涵发展奠定了必要的规模基础。

第二阶段的特征是“内涵驱动、以质为本、重在改革”。办学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要素投入的有限性,因此要素驱动的规模扩张难以持续。近年来,随着要素驱动的力量逐渐减弱,高校开始寻求内涵驱动之路,主要体现为通过内部结构的优化、体制机制的改革等,释放内部活力以获得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的特征是“外源驱动、以人为本、重在开放”。对于高校而言,内涵发展到一定阶段,结构优化和体制改革的能量逐渐消逝,就有必要通过外源驱动寻求内部资源和核心创新能力的上升。这一阶段的特征主要是人才引领,着力引进高水平师资和提高生源质量是发展的重点,同时也要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改造,优化结构,提高水平。要从毕业生质量、教师质量、校友吸引力、国际化培养程度、国际知名度等涉及学校声誉的环节抓起,进而利用学校的声誉隆起来形成海外人才回流的吸引力。要逐渐利用海内外捐赠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金,只有在该基金超过学校年收入时才能为学校提供可自主发展的引路资源。要进一步利用国际交流来完成从智力流往全球到全球智力汇入的转变,形成有影响的学派和重大原创成果。在引领效应的带动下,逐渐由动力型快速发展步入引领型平稳发展的坦途。

提高质量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动力

伴随规模扩张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走上了不断提高质量的良性发展轨道。其一是,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得到进一步体现,使得高等教育质量变成千家万户都关心的大事,这本身有利于质量的提高。其二是,在更大的高教规模下,人才的流动通道趋于多样化,人才的竞争压力得以全面展开,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组织能力、融入社会能力都在提高,这些均有利于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提升各高校的质量。其三是,伴随着规模扩张,高等教育的质量分布从扁平型转变为宽带型,这一方面为国内的高水平大学群提供了更开阔的上升空间和人才资源,有利于提高质量的峰值;也为新转建的大学提供了发展借鉴,并受到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等质量监督措施的推力,有利于提升质量的平均值。

彰显特色,兼顾公平,完善管理

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需要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着重围绕特色、公平、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

以特色建设促进质量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会出现多种类型,它们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社会适应性。多样化质量观要求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特色与质量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有特色就是有质量;另一方面,不同的特色可用不同的质量标准来衡量。

兼顾质量与公平,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目前,高等教育公平由“量”的公平逐步向“质”的公平转变。兼顾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公平,意味着中国高校的结构应该既有高度又有广度。顶层看水平、底层看公平,顶层看国内外公平、底层看各区域公平,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我们要继续瞄准世界一流的办学目标,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同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注意统筹协调,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和建设力度。

加强与完善管理,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与促进体系。加强与完善管理,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管理有两类,一种是约束型管理,一种是激发型管理。质量可视为一种分布,它既有平均值,又有方差。约束型管理只能减少方差,而平均值不变;激发型管理可能增加方差,但是更能够提高平均值。所以,要提高办学质量,就要协调好约束型管理和激发型管理的关系。

弘扬诚信学风,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学术氛围,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所有的高校都应该把弘扬诚信学风放在重要的位置。高等院校要在严惩学术不端行为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学术规范,特别是加强对研究生、博士后、年轻教工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切实维护高等教育的声誉和发展环境。

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洪银兴

贯彻科学发展观,在经济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建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同样有个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片面追求“快”,追求外延扩张,重量轻质,重速度轻效益。这些问题同样会反映到高等教育中来。创建一流大学应该转变发展方式,走好字当头、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言,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科学的大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以此为导向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研究型大学的基本优势在于学科和队伍建设。学科是培养人才的基地、科学研究的土壤、知识创新的摇篮。学科建设的思路也有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

第一,科学评价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不是因为其所有学科都走在最前列,而是因为有一批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学科。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先生在清华大学作的《21世纪如何创新重组研究型大学》的演讲报告中,明确指出: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植最优异的学科,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然后其他学科也会自然而然地上来。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一流,一定要有先后。

第二,对研究型大学的整体评价不能只看学科数量,不看学科特色。现在对学校的评价特别是排名,更多关注规模和学科数量,因此引导学校放弃特色去追求大而全,这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反映。现在工科院校发展文理、文理院校发展工科就是这样。学校的整体评价应该关注特色和内涵。是否一流,不是看学科总量,而是关注能进入国内前二三名的学科在学校全部学科中的比重,而不是简单的学科加总。这种评价可以使各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建一流学科上,防止乱上项目(学科)。

第三,统筹协调交叉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新兴学科的涌现。新兴学科一般产生于学科交叉处,优秀的科学成果也往往产生于交叉学科。学科建设特别要重视交叉学科建设,可现有的重点学科建设和评价影响交叉学科的产生,原因是重点学科的评选和评价基本上是针对现有学科进行的,或者是针对已有的学科目录。这对学校的导向是努力建设现有学科,无暇顾及交叉学科。如果在今后的学科评价中重视交叉学科,情况就会好转。

第四,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紧密结合。一般说来,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学科建设水平,高水平学科离不开大师的引进和培养。但是从学科建设考虑,学科队伍不仅需要大师,更需要团队。南京大学的“大师加团队”模式对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起了关键性作用,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闵乃本团队。这个团队二十年磨一剑之后,闵先生又宣布解散这个团队,要求团队成员去组织新的团队,也就形成许多“大师加团队”。新的成果、新的学科就可能在新的“大师加团队”中产生。根据这一思想,对学科和队伍的评价就不能仅仅看有多少大师,还要看有没有形成以大师为核心的团队。这是保证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最后借用经济学中的经济起飞理论,说明高水平大学建设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经济起飞相当于飞机起飞,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足够的能量推动,经济起飞则需要足够的资金推动;第二是需要发动机,经济起飞的发动机是几个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第三是好的跑道和路径,适合经济起飞的跑道和路径是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足够的投入,二是若干起带头作用的优势学科,三是适合一流大学建设的制度安排。

重新思考大学人才培养的使命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郑南宁

怎样诠释大学的内涵?一流大学如何做到名副其实?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是一流大学内涵中永恒的价值诉求,也是大学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魅力所在。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好阶段,高校的科研实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一批重点大学成为我国科学研究事业中的主力军。然而,由于发展的压力,使一些大学更多地把目光和注意力投向科学研究,又以即兴的方式服务社会,把大学这两种功能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等同起来,混淆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如果不把人才培养放在根本的位置上,没有优秀的本科教育教学,我们就无法维持一流大学的卓越,也会带来社会公众和大学生对大学价值观的质疑——大学为谁而办?

现代高等教育演变到今天,大学在恪守人才培养这一基本价值的同时,面临着创新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驱动、企业成为研发主体的必然趋势这一全球性的学术挑战,作为大学需要适时适度地转型,同时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处理好人才培养、学术追求和面向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大学的转型期,通常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看作大学的三大基本任务。从大学的本质来看,这三者不是并列等同的目标,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实践不能偏离“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因为大学不是纯粹的科研机构,也不是企业和社会的其他组织。

1809年,德国思想家、教育家洪堡在筹建洪堡大学时,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和“学术自由”的原则,并指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追求真理,学术研究在大学应当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洪堡的教育思想对世界现代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在诺贝尔奖设立的最初40年间,洪堡大学出现了普朗克、劳厄、哈恩等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到了上世纪初,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针对当地发展畜牧业和乳制品业对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出“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成为美国大学延续至今的办学基本宗旨。

百余年来的大学发展历程,已经诠释了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与社会服务不能偏离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但是,育人为本,知易行难。很多大学片面地把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两大功能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并列等同起来看,混淆了三者之间的区别。表现出的现象是片面强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学科建设甚于改善学生学习和教学的环境与条件;一些大学的发展规划对“学科建设、人才强校、国际化、服务地方”都施以重笔浓墨,提出创一流的目标,唯独缺少对本科生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规划和思路;盲目扩张社会服务功能,使大学校园也出现了不同体制并存的局面(现在已经为许多大学的内部管理和发展带来烦恼和问题),有的大学将触角伸到社会力量办学的领域;一些教授不上讲台,不接触学生,忙于学科建设、争取项目做课题;个别大学教师在师德教风方面偏离了大学教书育人的基本方向。这些问题削弱了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使本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边缘化现象。

尽管近几年来,教育部已出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系列文件和计划,大学的领导也在反思过去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但对大学本质认识上的偏差和存在的这些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高校的发展。要使这些乱象得到扭转,大学的主要领导要认真思考大学的使命,把目光和主要精力多投向教育教学工作,像推动学科建设和争取大项目那样,来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真正地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上,才能回答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需求的价值诉求。

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对策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罗维东

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在世纪之交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教育部或省、区、市等为主管理的原行业部门所属、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目前,行业特色高校正处在分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保持和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形成新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行业特色高校近10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办学效益低下等问题扫除了体制性障碍,是一次巨大进步。但目前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科面偏窄导致原创性不足;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点偏少;人才聚集度不高或严重失衡;与原行业部门联系受到行业集中度的影响。但行业特色高校也面临发展的优势与机遇,主要表现在:行业特色高校是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行业特色高校是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行业特色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对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对策,我有几点思考:

1.保持特色是行业特色高校的生存之本。行业特色高校根源于行业,社会影响力主要在行业,如果盲目追求综合化发展,导致原有阵地、特色和品牌丢失,则会有生存之忧。因此,以服务行业为己任,保持特色是行业特色高校的生存之本。同时还应看到,特色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应不断加强符合行业需求的已有学科方向建设,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和催生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兴学科方向,形成新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在行业特色学科的领军地位。

2.拓宽和转型是行业特色高校强校之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行业主管部门已不存在或不再承担管理和指导高校的责任;行业特色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立了一大批与行业不直接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人才服务行业的比例也显著降低。因此,除个别学校外,多数行业特色高校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业高校。拓宽学科覆盖面和服务面向、实现办学方向由单一学科向特色鲜明的多学科转型,成为行业特色高校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拓宽学科覆盖面的过程中绝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而要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滚动式拓宽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3.科学研究要引领行业科技进步,参与和扶植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未来10年,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成的10年,也是行业特色高校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的10年。首先,行业特色高校应利用自身与企业间无利益竞争的特殊地位,构建行业技术创新的交流平台。其次,要积极构建行业共性技术的创新平台。利用当前国家行业科研体系尚未成形的有利时机,设法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发展规划和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再其次,要与企业共同建立行业专项关键技术的研发平台,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提供支撑。最后,要积极构建服务中小企业和技术转移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和科技成果转化。

4.建立行业部门与行业特色高校联合共建的新机制。充分考虑行业高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属性和服务面向,以更好地发挥行业高校的特色。加大对行业特色高校的经费投入,并给予适当政策倾斜。通过制定政策,建立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支持行业高校发展的新机制和资金支持的新渠道,使企业对高校的支持能够列入生产成本;拓宽行业特色高校介入行业科研项目的渠道,将行业重点项目进一步向行业特色高校倾斜。

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思考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 王亚杰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办好行业特色型大学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行业特色型大学面临的新问题

在这一轮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之前,行业性院校反映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学科设置比较单一,办学视野相对狭窄,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一般只针对本行业的需求,而很少考虑这样的大学同样应当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办学管理中的行政色彩较重,通常“管得过死”。从宏观上看,由于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引起学科的大量重复设置以及科技平台的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相对低下,等等。与此同时,以下一些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行业特色型大学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已经不存在,原有的资金链条发生断裂,和原行业部门的联系变得松散、微妙和飘忽不定。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重新确定服务面向,构建新的发展模式,适应社会变化的新需求,等等,成为这类大学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某个行业领域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和各方面与行业的天然联系。体制调整之后,固有的行业壁垒被打破,传统的学科领域开始面临来自综合大学的挑战与竞争,探索和开创新的学科生长点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但是向弱势领域拓展又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

长期以来,行业特色型大学以服务部门行业需要为主要目的,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验条件、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行业性特点,学科专业数量少,专业面窄,强调专业对口。在新的条件下,如何调整学科、专业与课程结构,使之既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摆在这些大学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从主观上讲,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走“多科性特色型”发展模式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盲目求大求全既不现实也不客观。由于资源分配中的规模聚集效应、政策导向的单一化、评估排行中的简单相加、社会舆论中的综合崇拜趋向,等等,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自主定位和坚持特色之路形成实质性冲击。

对加强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几点建议

进一步明确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行业的存在是客观的,行业的需求是客观的,建设发展相应学科同样也是客观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笔难得的财富,是高等教育走向多样化和特色化的中坚力量。为此,建议国家将发展行业特色型大学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全面发展战略,设立特殊支持政策,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认真落实分类指导的政策措施,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不同类型的大学办出特色,营造适合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竞争环境。目前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普遍以规模和总量论英雄,强调综合性排名。行业特色型大学由于其学科的特点,在争取资源、吸引人才、提升综合排名、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但是评估指标体系的导向性很强,行业特色型大学由于学科面比较窄的原因处于明显的劣势。为此,建议构建多目标的大学评价机制,为各类高等学校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研究建立国家对行业特色型大学投入的新渠道、新机制。建议教育部与财政部等共同研究并建立起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专门投入机制,同时探索解决目前行业或部门对大学投入的渠道不畅的问题。更多地关注大学与相应行业的合作与发展;更多地与大学的学科特色挂钩;更多地关注这类大学中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实验室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选与投入。鼓励相应的行业部门以不同形式参与这类大学的建设与管理,以及设立专门的奖学金等。

行业特色型大学应当在更高层次上构建与相关产业紧密联系的新机制。要研究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建立新型的共建、联合或协作机制,鼓励行业和产业参与、介入和支持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建设与发展。

加大特色型大学的支持力度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邓秀新

立足我国实际,注重发挥不同类型大学的优势,引导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历史使命的战略选择。特色型大学长期依托行业,拥有若干代表国家先进水平的特色优势学科或领域,同时也有学科发展不均衡、基础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较薄弱的“短板”。这一特定的校情,决定了这些学校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走特色发展道路,找准自己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营造有利于健康成长和科学发展的环境。

改革开放30年来,特色型大学依据长期行业办学的优势,追求差异化发展,优化整合资源,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中国工程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少数著名的综合大学和重点行业性大学作出了主要的贡献”。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行业发展竞争和高等教育竞争的宏观形势下,特色型大学尤其是农林大学,在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与原行业主管部门沟通渠道逐步弱化,亟需建立新的联系机制;二是对农林大学扶持有待加强,10年来,在“211工程”高校中共安排了60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其中农业31个,仅占5%,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制约了农林大学的发展;三是农林大学优质生源短缺,生源状况堪忧,农业、林业越来越不挣钱,加上社会对“农”的传统偏见、农林类专业的“艰苦性”和服务对象的“艰苦性”等原因,造成了优秀高中毕业生不愿报考这些学校;四是农林科教育实践性强,培养成本较高,教学设置的不少实践环节难以开展,学生实践不足,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要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我提几点建议:

(一)将扶持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纳入我国高等教育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建议重新审视特色型大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比照“985工程”、“211工程”,设立“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重点建设工程”,给予专项建设资金和特殊政策扶持,建设一批与国计民生关系紧密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二)加强部部共建,促进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建立部际共建协调机制,加强高校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解决特色型大学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政府主导、行业部门参与、社会各界支持的特色型大学发展机制。主管部门在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专项基金安排、学科及优秀团队建设等方面向特色型大学倾斜。行业主管部门本着“指导、服务、支持”的精神,参与和指导特色型大学的有关业务活动,并在毕业生就业、科研立项、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特色型大学更多支持。

(三)政策倾斜,加大对特色型大学的支持力度。考虑到特色型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基础,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在投资上给予重点支持,加大对特色型大学办学经费的投入。除设立“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重点建设工程”外,应考虑在“985工程”、“211工程”项目中,加大对特色型大学的支持力度。此外,建议设立“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建设专项基金”,对以服务艰苦行业为主的特色型大学给予重点支持。建议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特色型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提供实践实习基地。为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农林专业,建议比照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相关政策,制定农林类学生更加灵活、可行的免费教育制度,鼓励优秀有志青年为现代农林业服务。(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