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创新、创业

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人才培养

【爱心之旅】伯文村留守儿童与教育现状

分类:院内新闻 作者:动机青协 来源: 时间:2016-08-06 访问量:

(记者:薛金豹摄影:陈真颖)“爱心之旅”暑期支教已经结束,老师和孩子们从陌生人变成了亲密的朋友。很多老师都找过家长,和他们谈论孩子的现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对孩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却也不免感到一阵心酸。

林州市经济发展在整个河南省尚属前列,素有“建筑业之乡”之称。但在经济发达的背后,却隐藏着教育落后和留守儿童逐年增多这两大问题。林州市建筑业发达,但能做到管理层者只有少数,大部分人只能在建筑工地出卖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子女,在没有知识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想要跻身上层更是难上加难。但外出务工一般比在家务农所得收入要高,伯文村许多村民因此或迫于生计或想改善家庭状况而选择外出打工,将自己的年幼的子女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看管。这就导致了当地留守儿童数量一直居高不下。留守儿童问题导致生源质量下降,进一步致使教育水平落后。而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长大后更偏向于选择效仿自己的父辈,留下子女外出务工。

经过对孩子们近二十天的观察了解,结合孩子们的家庭背景,留守儿童并不全有性格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性格有较大问题的孩子中,留守儿童占大多数。由孤独产生的自闭,由自卑产生的悲观,由安全感缺乏产生的爱撒谎的坏习惯,而所有这些,根源在于留守儿童极度缺少关爱。在很少能见到父母的家庭背景下,很少有孩子可以健康成长。以前来参加暑期支教活动的孩子为例,因家庭背景而产生的性格缺陷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1,性格暴戾。以初中等高年级为甚。由于没有父母的保护,他们在小时候难免会受到别人的欺侮。心里的怨气、悲伤等负面情绪又无法得到有效的疏导,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股戾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好斗,并希望以此证明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同。

2,孤独自闭。许多留守儿童回到家后都只能面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巨大的代沟使得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在放学和同伴短暂的欢乐之后,等待他们的是屋内死一般的寂静。很多孩子因此变得越来越沉默。习惯沉默后,即使面对别人的善意,他们也很难打开心扉。

3,悲观自卑。孩子的心是脆弱的,很容易受到打击,在受到打击后,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这些孩子可能会形成一种悲观的心理,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而自卑更是强化了这种认知。

4,极其调皮。有的孩子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想得到关心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选择用调皮捣乱的方式来获取老师同学的注意。他们无法区分这种注意和关心,而错把这种被注意当成他们极为缺乏的一种感觉。

以上四点为支教队老师总结出的关于孩子们性格上的缺陷问题。面对这样的孩子,老师们除了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沉重,更是感到一种辛酸和难受。就像一位队员对笔者说的“今天遇到一个十分顽皮的孩子,批评他吼他都是嬉皮笑脸的,感觉很可恶。直到后来才知道,外表的蛮横和无所谓可能只是为了掩饰内心某些最重要的东西的缺失。心里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鉴于如此情况,支教队队员深感二十天太短。要想更好的帮助他们,必须先和看护他们的人好好沟通,希望他们能在队员们离开后继续带给孩子正面的影响和疏导。

距调查统计,当地家长绝大多数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知识匮乏,这些都带来了教育方法的原始粗暴。据了解,很多家长所采取的教育方法是孩子听话就给糖,不听话就打。更有家长苦于管孩子时的心力交瘁而选择对孩子听之任之。如此的教育方法,更是致使当地教育质量的落后。总之,当地家长不是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只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尤其是孩子们出现心理问题时,他们更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或是根本察觉不到孩子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

一个地区的发达程度不应该仅仅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当地教育水平,人们的整体素质,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而暑期支教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并在未来使得当地群众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为期二十天的暑期支教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应该为孩子解决心理问题。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前方还有许多艰险,但支教队会一直努力。

(编辑:李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