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大二的寒假,回到家却得知二爷爷病危,忽然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我的故乡这片土地成了一片苍老的土地,就像日渐老去的爷爷奶奶一样。而春节的时候,很多人纷纷从其他地方赶回来,原本安静的村子突然变得非常热闹。但春节一过,又都带着大包小包,告别这里。快速城镇化的进程已经波及到这个古老的村庄,在新的时代,它不再具有竞争力。
小时候,那是一个热闹的有生气的村庄,有爷爷奶奶,有伯伯婶婶,还有闹哄哄的一代。有古老的开始斑驳的垒起来的墙,也有新盖的土砖墙,还有在筹划中的红砖墙。还记得小时候,院子里还是很热闹的。到了吃饭的时候,总会有此起彼伏的菜刀和砧板碰撞的声音,要是有哪家做了饺子,需要提前准备饺子馅的时候,那急急的剁馅的声音和早早从烟囱出来的炊烟,就会告知整个村子。左邻右舍都会被邀请一起包饺子,一起小酌几盅,聊聊家常。而院子里的嘴馋的小孩们,也会在饺子还在包的时候就能尝到鲜美的饺子馅,饺子自然也不在话下。小孩们整天在满村子里疯玩打闹,今天去他家骑自行车,明天去你家跳格子。只是,这一切都是过去式了。那时候觉得时光不会变太多,一切都会慢慢的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下去,不紧不慢。只是,没想到的是,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上外出的路,就连我自己也都因为求学而离这片土地越来越远。等我察觉到这种变化的时候,这儿变成了一个迟暮的村子,也许再过几个多年以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要么都已经离开,要么就已经全部都不在了。这里就会被人遗忘。当现在全是退耕还林的树苗都长成大树的时候,这一片土地也许就要永远淹没在绿荫之下,越来越深。
城镇化建设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至少在这个偏僻的山区小县是这样的。原本分散在各个山上的人们,要么离开这里定居异乡,要么都纷纷搬至人口稍微集中的地方,留下那些古老的山村独自守望。城镇化建设在中国的推行,已经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国的农村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这是中国最大的成绩之一,这可以算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之一。然而,我们在推行快速城镇化的时候,是否有考虑过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那些原本生活在古老村庄的老人。他们可能一生的绝大部分都已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现在已经失去能力在跟随着大潮而走进那些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生活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有着很多的好处这无法否认,然而这些老人可能根本无法在这样的地方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间房屋。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些留守在原地的老人们怎么办?他们越来越老,行动可能越来越不方便,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照顾,然而年轻一代的离开,势必会造成陪伴的困难。这些老人都是经历过中国最艰难的时代,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过最底层、最为艰苦卓绝的贡献,我们怎么能置之不理呢?就算子女把老人接过来一起生活,老人也难以适应城镇化的生活。他们已经一辈子都生活在自己的家乡,他们已经习惯原有的生活,即使苦,即使不太方便,而城镇化的生活却无法给他们带去心灵上的安慰。有多少老人毅然离开儿女生活的城市,回到自己的小村中。我们小时候生活在家乡,后半生却生活在城镇。当有一天我们老去,我们对故乡的怀念又能安放在哪里?中国人骨子里都流淌着浓浓的故乡情结,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如何面对